陳木在先生

陳木在先生訪談影片

12.jpg

陳木在先生簡歷

1945年12月18日,台灣省南投縣。

學歷:
1964.9~1968.6 東海大學經濟系法學士
1969.9~1972.7 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法學碩士
1975.9~1975.12 加州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research associate

經歷:
1973.11~1976.6 交通銀行專員
1976.7~1978.12 財政部錢幣司科長
1978.12~1980.7 財政部錢幣司專門委員
1980.7~1984.9 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徵信室主任
1984.10~1991.6 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司長
1991.7~1995.7 財政部金融局局長
1995.7~1998.7 財政部常務次長
1998.7~2000.6 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
2000.6~2004.4臺灣銀行董事長
2002.2~2004.4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2004.4~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現職: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陳木在先生小傳

1972年先生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畢業後,即加入財政部擔任稅制研究委員會研究員,時李國鼎先生擔任財政部長。先生素以教學、研究為志趣,且自度個性不適公職生涯,曾有意辭職他就。事為李部長知悉,迅即追回已批准的辭呈,並曉以大義:「我自1937年服務公職以來,只知國家社會需要我,從未一日為個人計。」先生從此留任財政部,歷任錢幣司科長、專門委員、台北市銀行經濟研究室及徵信室主任、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司長、金融局局長及常務次長等職,其後轉任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及臺灣銀行董事長,在臺灣銀行並兼任第七屆全國銀行公會理事長,現任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1973年前後相繼發生國際糧食危機與石油危機,財政部長李國鼎先生乃約集學者專家與同仁共商因應對策,當時為了解決國內通貨膨脹的問題,政府決定將一、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調整為14%、15%、16%,先生獨排眾議,認為資金緊俏屬於短期現象,不必墨守成規依長短期分別訂定階梯式的利率,而應針對實際需要調整利率,凍結短期資金,以免增加銀行長期的利息負擔而引起後遺症。李國鼎先生接受其意見,於1974年1月27日行政院提出「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中,對利率政策採取重大變革,提高短期存款的利率,其餘一至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統一調整提高為15%。公債息票年利率一律由8~10%一次提高為12%,並將公債價格由市場決定,放棄原來在銀行櫃檯無限制平價,(本金加息票利息)收買(回籠)的做法,逐漸讓公債交易制度正常化。即此一端可以看出先生對於財政金融的理論與實務均有獨到的見解,更充分顯示李國鼎先生勇於察納雅言、突破創新、從善如流的行事風格。

先生認為李國鼎先生是一位認真努力、胸襟寬闊、關懷部屬的好長官。先生猶記得1983年除夕夜晚,與李國鼎先生討論《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叢書之首)編撰的定稿事宜(為此,李先生數日閉門謝客),李先生親自切柳丁待客,切完柳丁之後,將剩餘的果汁倒入杯中,一點也不浪費。由此可以看出李國鼎先生惜福愛物、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