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先生

李偉先生訪談影片

05.jpg

李偉先生簡歷

李偉先生於1965年進入中央黨部工作,擔任中央黨部常務委員會(中常會)會議連繫工作,因而結識李國鼎先生,李先生時任經濟部長,亦為中常會委員之一。先生回憶每次開會時,總是看見李國鼎先生跨著兩、三級一步的階梯上樓,匆匆走進會場。4年之後黨部改組,先生曾赴馬尼拉從事黨務工作3個月,後來輾轉受李國鼎先生之邀到財政部服務,其間承蒙李國鼎先生以財政部長兼國民黨財委會主任委員的身份多方設法,讓先生在保留黨務工作的情況之下,擔任財政部新聞秘書,以解決購屋貸款問題。李國鼎先生一生從不置產,卻能為部屬考慮周全謀得安身之處,令先生深受感動,從此一身肩任公職與黨職,追隨李國鼎先生至今近三十年。

先生認為李國鼎先生是一個做事的人,不計名位,一心只想替國家社會服務。李國鼎先生離開財政部之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仍然抱病從公,不停止做事,雖然行政資源不如從前,但在先生設法安排之下,順利推動各項工作,其中以國家科技發展方案成果尤著。1988年李國鼎先生退休之後,轉任總統府資政,仍然努力不輟,以改革精神提升科技,發展重點產業,促成產業再造,使台灣經濟維持不墜。特別是李先生推動資策會的各項活動,有助於拉近政府、廠商與民眾之間的資訊認知,美國民主黨參議院首席顧問西蒙(Simon)先生來台考察對此讚譽有加,認為我國資訊教育的推廣超邁美、日,為資訊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李國鼎先生在台灣政治舞台迅速變遷之下,於轉換個人角色之後,仍能致力於許多開創性的事業,除了個人的遠見和毅力、政府首長的支持、國內外學者專家的獻替、廠商業者的努力之外,先生作為一個稱職的幕僚人員功不可沒。先生自言從李國鼎先生身上學習,受益良多,尤其李先生時刻不忘對部屬的關心,考慮先生的專長意願予以安排,不為個人計,更令他感動不已 。

李偉先生小傳

李偉先生於1965年進入中央黨部工作,當時尚於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就讀。先生嫻熟議事規則,並在中央黨部秘書長谷鳳祥(?)指派下接中央常委會會議連繫工作,李國鼎先生亦為中常委委員之一,此為兩人結識之始。先生回憶當時開會李國鼎先生總是急忙走進來,總是跨兩、三層以上的階梯上樓。4年之後黨部改組,谷秘書長離開,先生赴馬尼拉從事黨務工作,3個月後因年資無法續算等問題回台,李國鼎先生邀請先生到財政部服務,但因已於黨部置產等問題不克前往。後來李國鼎先生以財政部長兼任中央常委會主任委員,說服先生以保留黨務工作的情況下接受財政部新聞秘書工作,從此與李國鼎先生共事數十年無間斷。

李國鼎先生離任財政部部長之職,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先生雖在新任部長費驊先生力挽之下仍得以離開財政部,繼續協助李國鼎先生工作。當時一般政務委員很少到辦公室,但李國鼎先生是不停止做事的人,雖行政資源不如從前,但在先生透過各種管道安排之下,經費、人員、設備皆力求完備,故仍然持續擬定各項科技方案、推動各項計畫,包括材料科學、人員訓練、資訊自動化、光電科技、B型肝炎防治等工作。但1976年至1978年是最艱苦的時期,李國鼎先生因心臟病健康情況不好,只能上班半日,但審查的案子甚多;擁有獨立辦公室之後,又全天上班。李國鼎先生赴美動手術時,先生一人留在台北處理安排一切事務。李國鼎先生即使在舞台轉換、角色轉變之後,能夠無中生有,依然做出許多開創性事業,乃得力於眾多國內外學者及顧問,而先生更是此中功臣。

先生猶記李國鼎先生唯一運動為打高爾夫球,打球必談公事。許多人要求先生不要安排和李國鼎先生打球,否則打完球週末必須工作趕出李國鼎先生需要的資料。李國鼎先生平時接見許多人士,最歡迎來華考察投資環境的廠商,最怕見與審查案有關的利益集團人員。先生認為李國鼎先生具有難得的遠見,19年前即辦出資訊月的活動,持續至今,拉近政府、廠商與民眾的對資訊認知,美國民主黨參議院首席顧問西蒙(Simon)先生來台讚佩有加。以改革精神提升科技,發展重點產業,促使產業再造,使台灣經濟維持不墜。

先生和李國鼎先生皆為教徒,先生覺得似乎為上帝有意之安排。先生熟悉黨務工作,時而化解黨內人士對K.T.班底之誤解,並時常分析黨內情勢提供李國鼎先生參考。先生對李國鼎先生之私人事務亦同樣安排周到,出差口袋必備藥、處理李國鼎先生官邸產權問題、甚至安排電影娛樂等。而先生也從李國鼎先生身上受益良多,自從擔任其秘書以來,出差旅行走遍世界,李國鼎先生知無不言。李國鼎先生時刻不忘對部屬的關心,考慮先生專長意願,曾推薦先生擔任不分區國民大會代表,惜因故未成。先生認為李國鼎先生具有積極進取、鍥而不捨之精神,且極能接受新知,故從事經濟及科技工作卓然有成,而先生亦能善盡幕僚之責,盡力提供一切資料、訊息,兩人合作無間,其相處時間甚至多於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