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培英先生

白培英先生訪談影片

02.jpg

白培英先生簡歷

1929年3月30日,河北。

學歷:
1953.9~1957.6 東吳大學法律系
1971.8~1972.6 美國哈佛大學國際租稅計畫進修

經歷:
1982.6~1984.7 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4.7~1986.12 財政部常務次長
1986.12~1991.12 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
1992.1~1992.10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
1992.10~1993.3 財政部長
1993.3~1997.7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

現任: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中國租稅研究會理事長

白培英先生小傳

白培英先生於1951年開始服務公職,1968年由地方政府調任中央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1970年賦改會改隸財政部賦稅署,從此正式進入財政部,時李國鼎先生擔任財政部長。先是自1968年起李國鼎先生與張繼正先生倡議成立星期團契,主要成員為財、經二部同仁,每星期日晚間假中油公司地下室聚會,迄1997年持續三十年而不間斷。先生早於1954年即已接受信仰,進入財政部之後成為星期團契的得力成員。由於李國鼎先生不僅致力於推動台灣經濟發展,同時也倡導財經同仁接受信仰,以期有助於同仁的道德操守與工作士氣,這種對於信仰的虔誠與對同仁的關愛,使他成為一位難得的好長官。

1982年先生應財政部長徐立德先生力邀擔任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深感責任重大而惶恐不安。就在履新的前夕,晚間接到李國鼎先生來電勉勵:「好好努力!我會為你禱告,有問題可以來找我。」而深受感動,勇氣倍增,有信心克服來自工作的挑戰。其後先生為了延攬優秀人才,爭取改善證管會同仁的待遇而遭遇困難,只好商請當時擔任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先生幫忙溝通,終於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李國鼎先生在提攜後進之時,不僅在精神信心上給予適時的鼓勵,也付諸行動提供具體的協助,就不難明白他得人如得魚的道理。

先生雖然歷任財經要職,但始終積極熱心傳道、佈道工作,除服事個人所屬的教會之外,也應邀在星期團契講道。他發現李國鼎先生每於聽道有所得,就振筆疾書摘記要點,不因講員的身份、資歷而異。這種謙虛、認真的態度,更突顯出李國鼎先生的過人之處。

1997年先生推動成立福音基金會,利用電視頻道宣揚福音,自1998年7月起開始試播,迅即傳佈全省,其間曾得到過去「星期團契」的成員如李國鼎先生、張繼正先生等人的大力推薦,甚有助益。希望透過此一「好消息」衛星頻道,能將昔日李國鼎先生對於財經同仁所澆灌的信仰種子,在社會上傳播得更廣更遠。